东京奥运会上那记“水花消失术”,让14岁的一夜之间从湛江跳水馆跳进了全国人民的视线里。
那会儿全网都在喊她“跳水天才”,好像这小姑娘天生就该站在10米台上,随便一跳就是满分。
可最近这大半年,别说拿金牌了,她连比赛都没咋参加,新加坡世锦赛直接缺席,武汉站比赛也临时退赛——这哪是“天才”该有的剧本?
其实哪有什么天生无敌?现在回头看,全红婵的“麻烦”早就藏在那些被欢呼掩盖的细节里。
就说伤病吧,这可不是突然冒出来的。
跳水这项目,天天从好几米高往下扎,水花看着漂亮,全身骨头都在默默扛着冲击。去年全红婵训练时就偶尔捂着肩膀皱眉,只是那会儿大家光顾着夸她“少年老成”,没人当真。
直到武汉站赛前,她疼得连训练服都穿不上,才终于藏不住——说白了,这是常年高强度训练攒下的“老债”,不是靠一句“天才”就能赖掉的。
更棘手的是身体发育这道坎。看看她现在的照片,跟东京夺冠时比,肩膀宽了,个子也蹿了小半头。
别觉得这是好事,对跳水运动员来说,身高多1厘米,在空中转体就得重新算角度;体重增1斤,入水时压水花的劲儿就得大调。
有教练私下说,这比重新学一套动作还难。偏偏全红婵家里人都属于壮实型,她自己又爱吃零食,前段时间还有人拍到她逛超市拎着一大袋薯片,这体重控制的难度,想想都头大。
最恶心的是那些躲在屏幕后的“造神者”和“毁神者”。当初把她捧成“不食人间烟火的天才”,现在又揪着她退赛不放,说她“被陈芋汐比下去就找借口”。
拜托,人家俩小姑娘在队里还互相帮着压腿呢,倒是这些成年人,非得把体育圈变成宫斗剧现场。
说白了,全红婵从来不是神,她就是个刚过16岁的姑娘,一边要跟身体发育较劲,一边要跟陈年旧伤死磕,偶尔还得应付网上那些莫名其妙的揣测。
现在她踏踏实实养伤,学着跟变化的身体和解,这比硬撑着跳砸了强一万倍。
别再指望谁永远站在神坛上了,能从泥里爬起来继续跳的,才是真的勇士。全红婵的故事,才刚到中场呢。
曼雅配资-曼雅配资官网-股票配资保证金-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